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回眸新四军:二师出干部真多

作者介绍

蔡晓鹏,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82年分配到商业部,后调农口,杜润生门下弟子,曾任职中央农研室、农业部。现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研究员,北京金百瑞集团董事长。

(一)

新四军七个师,各有特色。二师的特色是出“干部多”。当年就曾整旅整团成建制的支持彭雪枫、邓子恢的四师和曾希圣的七师;还抽调一批军事干部支援李先念的五师。

19412月,由四、五支队、江北游击纵队组建新四军二师时,二师长由新四军副军长、原江北指挥部总指挥张云逸兼;副师长罗炳辉(后师长);政委先后由郑位三、谭震林、萧望东担任。辖区首任皖东淮南区党委书记由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原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出任。

二师出干部多的底蕴,一是红军多、老资格多。二师前身四支队37年整编时四个团,3100多人;新四军当年共四个支队,10个团,10000余人,四支队约占四成。四支队前身红28军,则是由原红25军一部重建的。

二是19396月冤杀四支队司令高敬亭后,新领导团队的高配置。四支队司令员由名将徐海东领衔,新组建的以四支队八团和江北游击纵队为核心的五支队,由名将罗炳辉领衔。徐海东是红四方面军红25军军长,罗炳辉则为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军团长。同期,先后从延安和兄弟部队,增调进一大批营、团、旅级红军军政干部,担任各级领导。如赵启民、韩振纪、谭希林、王集成、饶守坤、余立金、成均、杨梅生、高志荣、李国厚等将领。

三是,皖东淮南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在江北率先开辟的、中共独立自主领导的,建立起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根据地,具有开创性意义。集中了一批有丰富地方党和群众工作经验的知识分子型政治人才,包括彭康、方毅、张劲夫、魏文伯、张恺帆、李世农、黄岩等。鄂豫皖边区从大别山抽调了一千多名地方干部到皖东,其中不少是知识型青年干部,如汪道涵。

四是,新四军二师所辖淮南苏皖边区,是华中新四军战略区的中心枢纽:东衔新四军一师的苏中区,南接新四军六师的苏南区,西衔新四军七师的皖江区、东北联接新四军四师的淮北苏皖边区、北衔新四军三师的苏北区。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自19431月后,即长期驻在二师辖区的盱眙黄花塘至抗战胜利。使二师受军部和华中局直接领导和教育的机遇比其它师都多得多。

新四军二师在抗战中开辟了面积达21000平方公里、人口330万的淮南苏皖边根据地。行政公署下辖路东、路西两个专员公署,十七个县级政权。主力部队从开创时期的一个支队四个团的3100人,发展到四个旅十一个团共35000人;地方部队发展有两个军分区、十五个县总队(独立团),共15000人,民兵20万人。与日伪顽军作战3400多次,粉碎日伪顽数千人以上的“扫荡”、进袭20余次,牵制日伪军数万人,歼灭日伪顽军61000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后整编成为21军一部(61师,原四旅);24军一部(70师,原五旅);23军一部(73师,原七师十九旅、二师淮南独立团);34军一部(102师,原六旅)、49军(东北两个架子团底子,前身是东野独立二师)145师及40军一部。

(二)

从新四军二师(含江北指挥部、四支队、五支队)走出的开国将领开国将领66位:

大将两位:

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人,1926年入党,1929年领导广西右江起义。曾任:江北指挥部总指挥,领导皖东根据地创建,二师组建。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中监委副书记)。

徐海东1900年—1970,湖北大悟县新城镇人。1925年入党。曾任红25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八路军115344旅旅长;曾任: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参与创建皖东根据地和新四军二师。建国后,任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八届、九届中央委员)(排名各师之首)。

上将两位:

赖传珠:19101965江西省赣县大埠乡赖村人。1927年入党,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曾任:江北指挥部参谋长,参与指挥皖东根据地创建、二师组建。建国后,任解放军总干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委,沈阳军区第二政委

万海峰:80年代晋升)19209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万河村。19337月参加红2835年入团,3710月入党。曾任:红28军军部警卫班班长,参加了鄂豫皖三年游击战;四支队司令部高敬亭将军警卫员,1955年授予大校。19889月授予上将军衔。十二届中委,中顾委委员。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副政委,成都军区政委、第一书记

当代军事家三位:张云逸徐海东罗炳辉(排名各师之首);

中将十二位(排名各师之首):

韩振纪19051975,河北高邑县东林村人。193112月参加26路军宁都起义。33年入党。长征时曾任军委干部团参谋长;抗战时任115344旅参谋长;曾任: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参谋长。建国后,曾任总后副部长;

萧望东19101989,江西吉安县人。1927年入团,1929年转

党,同年参加工农红军。曾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参加长征);曾任: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主任、六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四纵政治部主任、新四军二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建国后,曾任文化部代部长、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军区第二政委、济南军区政委、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委员,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林维先19121985,安徽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30

入团,32年转党。曾任:红28军二二四团副团长;新四军四支队副司令兼参谋长、新四军三支队参谋长兼挺进团团长、后新四军七师十九旅旅长、七师参谋长。建国后,曾任:浙江军区司令员、南京、武汉军区副司令,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十二届中纪委委员;

谭希林1908-1970,湖南长沙县人。黄埔五期。25年入团并转党。

279月参加秋收起义。曾任闽西红军参谋长;新四军二师六旅旅长兼政委、津浦路西分区司令兼政委;1943年后任七师代师长。建国后,为首位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后任军委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

梁从学19031973,安徽六安县人。1929年入党,1930年参

加红军。曾任:红2882师师长;四支队十四团团长;二师四旅旅长兼淮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建国后,曾任江苏军区副司令员。

余立金19131978,湖北大冶县人。1928年参加红军,1930

年入党。曾任:红六军团十八师政治部主任(长征);二师兼淮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二师四旅政委。建国后,曾任空军政委、民航总局政委。

饶守坤19152006,江西上饶德兴人。1931611日,32

2月参加红军,336月由团转党。曾任:闽北独立团团长、闽东北军分区司令;二师兼淮南军区五旅十三团团长,淮南军区四分区副司令。建国后,曾任:东海舰队司令、北海舰队司令、济南军区司令员、中顾委委员。

成钧19111988湖北石首1930年参加红军,1931

入党。曾任:红二方面军团长(长征);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五旅旅长、先后兼淮南路东、路西军分区司令。建国后,曾任: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司令、空军副司令员、中顾委委员。

赵启民19101997,陕西西安蓝田县人。19281月入团,

19302月转党。曾任陕北红军独立师3团团长;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参谋长,五支队参谋长兼十团政委;淮南苏皖边路东、路西军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二师兼淮南军区五旅政委;。建国后,曾任海军副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

张翼翔1914-1990,湖南浏阳人。192912月参加红军、32

年转党。曾任:红三军团二十八师五十二团营长(长征)、红六军团五十二团参谋长;新四军四支队教导大队队长、五支队特务营营长;二师六旅副旅长兼淮南苏皖边路西分区副司令。后调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二纵副司令兼第一旅旅长。建国后,曾任20军军长兼政委,铁道兵司令、二炮司令、军科院副院长。中共九届、十届中央委员。

陈庆先19081984,湖北黄陂人,1932年参加红军,33年入

党。曾任:川陕苏区金川省委组织部部长(参加长征)、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部长兼红四方面军四师师长;新四军五支队八团政委、二师六旅副旅长兼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副司令、六旅旅长兼路西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曾任:23军军长、南京军事学院教育长、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杨梅生19051978,湖南湘潭人。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1928年入党。曾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纵队参谋长(长征);新四军竹沟留守处参谋长、江北指挥部副参谋长;二师兼淮南军区独立旅旅长兼路东联防司令部司令员。建国后曾任:20军军长、湖南军区司令、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55年少将31位:

王集成19071983,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乌鸡背村人。1930

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曾任:红一军团红二师六团政委、红十五军团73师、75师政治部主任(长征);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四旅政委、1943年后任七师政治部主任。建国后曾任华东空军政委、铁道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詹化雨19111984,安徽金寨县人。1930年入党,31年参加红军。曾任:红28军手枪团团长;新四军四支队教导大队队长、9团团长,二师兼淮南军区副参谋长;建国后曾任福州军区副政委。

邓少东1910-1993,湖北大悟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团,1930年转党。曾任:红28军手枪团分队长;新四军四支队营教导员,江北游击纵队团政委;二师五旅政治部主任、政委。建国后,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副司令员。

吴华夺1917-1977,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团、1935年转党。曾任:红2575师二二三团三营八连连长,参加长征;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作战参谋、“巢县抗日大队”大队长、四支队九团团长;二师四旅十一团、十团团长。建国后,曾任:南京高等军事学院教育长、陕西军区副司令兼省国防工办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顾问。

龙潜1913-1992,江西永新县高溪乡人。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团,30年转党。长征。曾任:军委干部团特派员;新四军军五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二师政治部锄奸部部长。建国后,曾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浙江军区第二政委、河南省军区政委、济南军区副政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廖成美19162001,福建龙岩人。1935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曾任:闽西红军连指导员;新四军二支队营教导员;二师十六旅十八团政委。建国后,曾任:炮兵工程学院政委、二炮副政委。

朱云谦1919-1989,江西莲花县人。1931年入团,32年参加红军,35年由团转党。曾任:淮南盱嘉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淮南路东军分区副副司令、司令。建国后:广州军区空军政委、总政副主任。十二届中央委员。

李世安1915-1996,安徽六安人。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团、1932年转党。曾任:红28军手枪团中队长;新四军四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二师五旅十四团团长兼政委。建国后,曾任福州军区空军政委,民航总局政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谭知耕1917-2001,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党山赤卫军,30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团,34年入党。曾任:红四方面军31军军部参谋、军部警卫营第二连指导员;参加长征。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四支队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江北指挥部特务营营长兼指导员、四支队十四团参谋长,二师十二团参谋长、十二团团长;19431月调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451月任苏浙军区参谋处长;194511月,任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独立旅副旅长兼参谋长。建国后,曾任南京军事学院教育长,南海舰队司令、军科院副院长。

汪少川1915-2002,安徽金寨人。1929年入团,同年参加赤卫军;1931年入党,1932年参加红军。曾任:红25军团党务书记;新四军四支队手枪团政委、独立团团长;二师六旅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建国后,历任军政委、交通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宫乃泉1910-1975,山东莱阳人。1935年奉天医科大学毕业。19371月参加革命,194010月入党。曾任:新四军军部医务主任、二师卫生部部长、新四军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建国后,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部长、总后卫生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卫生部长。

高志荣1914-1984,湖北麻城人。1930年参加红军、32年入团,33年转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红九军27师特务营教导员、(长征);曾任:新四军四支队九团政委;二师四旅副政委,政委。建国后:东海舰队副司令、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

赵俊1915-1994,安徽六安人。1931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共。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曾任:红四方面军红九军25师作战科科长(长征);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参谋长;二师司令部参谋处长、后调任新四军五师十三旅参谋长。建国后:浙江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顾问。

阮贤榜1909-2011,湖北通山县人。1928年入团,29年入党。曾任:湘鄂赣军区民运部部长;新四军四支队营教导员;二师四旅十二团政委。建国后:曾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朱绍清19131989,华南华容县人。1928年入团,29年参加红军,30年转党。长征时为贺龙领导下的红四师十团团长。曾任:四支队八团副团长,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二师兼淮南军区四旅副旅长。建国后,曾任28首任军军长(金门战役时,在上海治病)、31军军长,福州军区副司令、代司令。十二大中纪委委员。

黄一平19031980广西贺县(今贺州市黄田镇新村人1925年入党,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曾任:红七军一纵一营指导员;新四军五支队八团团长,后任新四军三师四旅参谋长。建国后,任华南军区副参谋长、广东省军区政委,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广西自治区副主席,区党委常委

李世炎19091990,湖北黄安人。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曾任:红25军连长、红28军连指导员;新四军四支队营团政委;二师兼淮南军区独立旅政委。建国后:历任安徽军区政委、上海警备区第二政委,南京军区装甲兵政委

蔡炳臣1915-1978,河南商城县人。1932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曾任:红2573217团排长,黄广麻英太边区便衣队队长;新四军四支队7团政治处主任;二师四旅11团政委。1941年在大桥战斗中,与团长吴华夺率团攻歼守敌,所部获“铁锤子团”称号。建国后,曾任: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

祝世凤1908-1978,湖北麻城市乘马岗镇人。1927年参加赤卫军、1928年参加红军,1931年入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红3191276团政治处主任(长征);新四军四支队八团营教导员,挺进团政委;二师五旅政治部主任。建国后:曾任江西省军区第二副政委。

宋文1914-1995,安徽金寨县人。1929年入团,1931年参加四方面军,1933年转党。曾任:红四方面军31军政治部敌工科科长(长征);新四军四支队挺进团营长、五支队团参谋长;二师五旅十团团长。建国后:曾任安徽省军区第二政委,江苏省军区政委。

肖学林1911-1964,江西永丰县。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入党。曾任:中央军委红军部队队列科科长。长征。曾任:新四军二师六旅政治部副主任(后主任)兼十三团政委。建国后,曾任海军监察部部长,总参防化兵部政委。

江腾蛟1919-2009,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30年入团,同年参加红军、1937年转党。曾任:红28军排长、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译电员;新四军五支队十五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二师五旅十三团政治处主任。建国后,曾任:42军政治部主任、空军政委、1966年任南京空军政委。1981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谢锐1914-1987,江西戈阳县葛溪乡人。1929年入团、31年参加红军、37年由团转党。曾任:红十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新四军五支队宣传队队长、营教导员、新四军二师六旅十八团营长、五旅十四团团长、十三团团长、五旅副旅长(解放战争)。建国后:曾任华东装甲兵参谋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装甲兵学院副院长、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李国厚1915-1998,安徽六安县人,1929年入党,同年参加红军。曾任:红2575223团营政委;新四军二师六旅副旅长兼路西军分区副司令员。建国后,曾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李木生1912-1971,江西吉安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2年入党。曾任:红三军团副团长(长征);新四军四支队八团营教导员、二师六旅十团团长。建国后:曾任南京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王义勋1910-1996,湖北阳新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30年入团、31年入党,参加红军。曾任:红六军团十六师连指导员、湘鄂赣军区侦察大队政委(长征);新四军一支队一团副营长、新四军四支队九团营教导员、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四团政委、淮南军区甘泉支队副政委、来安支队政委。建国后:曾任南京军区公安军政部主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副政委。

刘毓标1908-1997,江西横峰县葛源村人。1927年参加戈横暴动、289月八团,30年转党、34年由地方工作转入红军。曾任:新四军二师教导团政委、六旅副政委。建国后,曾任29军政委、华东军军区装甲兵政委、江苏省民政厅厅长。

杜国平1904-1992,湖北广济县人。1929年参加红四方面军、31年入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红4军第36团参谋长、长征。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新四军四支队特务团团长;二师四旅12团团长、津浦路西军分区参谋长。建国后:曾任公安部队师长、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黄仁延1911-1982,安徽六安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团、33年转党。曾任:红28军特务营营长,鄂东北独立团政委;新四军四支队九团营长;甘泉支队司令员、淮南军区独立旅第三团团长。建国后,任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胡定千19102011湖北孝感1930年参加红军1930年转入曾任:红四方面军红92779团政治处副主任、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围剿长征抗战时期任新四军四支队八团营教导员、二师兼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独立第四团团长、二师六旅参谋长。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军事学院预科系主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副兵团职待遇)

61年晋升少将(10位):

卢文新1916-1993江西省宁都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 1934年入党,同年10月入伍。曾任:江西军区独立团二营指导员、湘赣游击队指导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直属处政治处主任。建国后:任第十五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南军区干部部副部长,中南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广州军区工程兵政委,湖南军区副政委政委

阮汉清1913—1984湖北通山县黄沙铺镇毛坪村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入团,1933年转曾任:湘鄂赣军区卫生部长、新四军一支队医务主任、四支队军医处处长、二师四旅卫生部部长、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后方医院院长。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卫生部部长,军委卫生部计划检查处处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齐齐哈尔医学院院长,第二军医大学政委。

叶泰清1913—2008河南省信阳县人。1935年参加红军1937年入党。曾任:红25军手枪团班长;新四军四支队七团营教导员;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四旅第十团参谋长、副团长。建国后,任军副参谋长、副军长、军参谋长、中朝联合空军副参谋长,南京军区空军顾问等职

张宜爱1912─2002,安徽省六安县1931参加红军,同年入1932入党。曾任:红25军手枪团副团长、红28军特务营政委;新四军四支队七团营政委;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四旅第十一团副团长。建国后,任2059师长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参谋长副司令1980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认定犯有反革命罪,开除党籍、剥夺军衔和勋章

程启文1915—1994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入团,1932年转党。曾任:红25军政治部宣传员。长征。抗战期间曾任:江北指挥部独立第四团副团长;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四旅十团团长、第十二团团长。建国后,任广西军区玉林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解放军体育学院副院长,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邬兰亭1917—2000,原名邬荣耀,河南省固始县金家寨保(现属安徽省金寨县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入团,1933年转党。曾任:新四军四支队特务团连长、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六旅十六团营长、团参谋长。建国后,任第三十二军九十四师师长,志愿军第三十二军九十四师师长,第二十七军、第二十军副军长,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第二十军军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胡炜19202018原名胡守德河南省新蔡县余店乡1937年参加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1938年入党。曾任:新四军四支队八团政治处干事、五支队八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五旅14团政委、四旅10团政委、六旅甘泉支队政委。建国后,2161师师长志愿军21军参谋长,21军副军长、军政委、军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21军军长陕西省革委会副主任和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910届候补中央委员

程明19182014安徽金寨人,1931年入团,1932年参加红军,1935年入党。曾任:二师兼淮南军区六旅甘泉支队副政委。建国后,任师政委、华南军区防空军司令部副政委、中南军区防空军副政委、沈阳军区防空军副政委、兰州军区空军副政委、军政委、沈阳军区空军副政员,沈阳军区空军顾问

吕清1915—2010原名吕继才河南省光山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5入党。曾任:中央军委工兵连指导员(长征);新四军四支队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路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后)。建国后,任中央军委高级炮兵学校副政委兼军委防空学校副政委,松江军区副政委,黑龙江军区副政委,沈阳军区工程兵副政委,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政治部主任、农垦部副部长。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陈祥1915-1997,原名邸银国、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儿童团和少先队。1932年参加红军。1937年入党。曾任:红28军通讯班长;新四军四支队营指导员;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抗大八分校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二师六旅十七团政委。建国后,任广东军区珠江军分区副政委,粤中军区副政委,中南军区装甲兵副政委,陆军第二十四军政治部主任,陆军第二十四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副政委,军委工程兵副政委

62年晋升少将7名:

瞿道文19192015,四川达县(今达州)人,1932年参加红军,1935年入党。长征。曾任:二师兼淮南军区政治保卫部部长。建国后,任空军副政委、华东军区防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防空军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第二主任

耿道明1916—1994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37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政治部锄奸科科长二师兼淮南军区政治保卫部副部长。建国后: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军法处副处长兼保卫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南京军区军事法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政治部主任,财政部银行业务组副组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中国银行副董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顾问

赵峰19142007,原名赵世钦,河南泌阳县人。1936年为地下党工作,1937参加豫南红军游击队任卫生员1938年入党。曾任:新四军五支队10团卫生队长、二师兼淮南军区五旅第十四、第十五团参谋长。建国后,任广西军区钦廉军分区副司令员,第48军146师师长。越南军事顾问团顾问,第26军副军长、军长、山东省军区司令员,山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李元1917—2011湖南平江县人。1937年参加红军,同年入曾任:湘鄂赣游击支队军事教员、排长;新四军一支队营长、新四军七师独立团代理团长、二师兼淮南军区六旅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建国后:任军副参谋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参谋长,总后勤部副部长中纪委委员

胡贤才19161983河南新县卡房乡胡湾村人。30年参加红军35年入党。曾任:二师兼淮南军区六旅第十七团副团长。建国后,浙江军区第十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济南军区副参谋长,济南军区司令部顾问

萧选进19202011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镇人。1931年参加红军1938年入曾任:红25军、红28军班长;新四军四支队特务营排长、江北游击纵队第一团连长;二师兼淮南军区六旅第十六团营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八兵团七十四副师长、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十四师师长,六十六军参谋长,六十六军副军长,六十九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纪委委员)。

李士怀19121983,河南商城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曾任:红2882师连指导员;新四军四支队十团副团长;二师六旅十七团副团长、五旅15团团长。建国后,曾任安徽武警总队队长、1969年任安徽建设兵团副司令。

64年晋升少将2名:

朱直光1915—1990,湖北省阳新县人。64年晋升少将:1931年入团。1932年参加红军,同年由团转入曾任:湘鄂赣红十六师卫生队队长;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卫生队队长、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六旅卫生部部长、独立旅卫生部副部长。建国后:任第九兵团卫生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华东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福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顾问

杨家保1914-198164年晋升少将。江西省吉水县阜田镇杏塘村人,1930加入少年先锋队同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共青年团,1933年转党。曾任:红一军团保卫局副科长、红29军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长;新四军军法处一科科长、第五支队八团营教导员、二师兼淮南军区路西军分区公安局局长、二师锄奸部副部长。建国后,任第二十六军六十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政治委员六十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安徽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省政协副主席

未授将军衔的知名前辈还有:

董光继:19222009,安徽寿县人。19366月参加革命,19402月入党。曾任:二师五旅1512连指导员。建国后,曾任66军参谋长、24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72年任69军军长。

黄锦思:19102002河南省新县戴嘴乡合龙村人,1928年参加赤卫队,1929年参加红军,19308月入党。曾任:红25227团七连排长,灵山便衣队指导员;新四军四支队供给部出纳员;淮南路东独立旅四团一营教导员;三野3397289团政委。建国后,任上海警备区后期部第一副部长、安徽文化总校政委。南京军区兵役局副局长,安徽六安军分区第一副政委、316厂党委书记、芜湖军分区副政委1955年授上校,1962年晋大校;1965年离休,1982年定为副军级待遇。

黄锦思离休后,先后撰写出版回忆录《红军战士忆当年》《灵山便衣队》、《战斗在敌人心脏》、《战斗的火花》、《一个老红军的家史》。作革命报告1600多场,听众达60万人次。

19858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员;19878月获全军英雄模范光荣称号,被评为二等奖;1988年元月获全国优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光荣称号。是新四军二师离休志群体中,唯一获得“三奖”的优秀代表。

55年将官授衔时,新四军战斗过的将帅共252人,后晋衔119人,共371名。55年新四军授衔将军名单中,一师排名第一,共56名将军。大将一位(粟裕)、上将两位(叶飞、钟期光),中将9位(刘先胜、王必成、陶勇、刘培善、张藩、刘飞、彭林、温玉成、卢胜),少将44位。

二师排名第二,47位;五师虽排名第二,共44位将军,但少将居多:38位。上将一名贺炳炎,和其他四位中将,廖汉生、方正平、陈先瑞、李耀,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鄂豫皖湘赣军区成员;除周志坚外,其余四位,还有参加中原突围的皮定均中将,都不是原新四军五师的班底)。三师排名第四,36位;四师排名第五,29位;七师居末,15位(含四支队、二师调去的谭希林、林维先、王集成)。六师与一师合并后,无独立排名。

三师虽将军总数居四,但质量高。有一位大将(黄克诚),两位上将(刘震、洪学智),8位中将(吴法宪、覃健、彭明治、田维扬、张天云、李雪三、张池明、吴信泉)。二师、三师,将领排名应分列第二位、第三位。四师居第四位,有29位将军:上将两位(张爱萍、韦国清),中将七位(张震(后上将)、孔石泉、邱会作、滕海清、康志强、赖毅、饶子键)少将20位。五师居五。七师垫底,有15位将军;上将一位(傅秋涛),中将3位(谭希林、林维先、黄火星),少将11位。中将林维先,原四支队参谋长,高敬亭老部下;中将谭希林、少将王集成,是从二师调入的。

(三)

如果说,在军事将领领域,二师排名在前三甲,那么在治国政治人才领域,二师则力压群雄,独占魁首(第二位是一师,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四位:季方、叶飞、陈丕显、彭冲);还有“文革前”的省部级领导20多位。

党和国家领导人(五位):

刘少奇1898 -1969,湖南宁乡人1920年入团,1921年入党。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临时中央联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红八军、红五军党代表、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央北方局书记。19311月,六届四中全会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抗战时期任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1945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建国后,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党中央副主席、人大委员长、国家主席。

邓子恢1896-1972,福建龙岩新罗区人。1926年入党。历任

闽西特委书记、红十二军政委、中华苏维埃中央财政部长。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19403月参与指挥半塔保卫战;指导二师改编。皖南事变后不久,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四师政委、淮北区党委书记兼淮南军区政委;解放战争时任华中军区政委、华东局工委书记、中原局第三书记兼中原军区副政委,华中局第三书记、四野第二政委、中南军政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建国后:曾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七、八、九届中央委员。

谭震林19021983,湖南攸县城关镇人。1926年入党。参与

井冈山根据地开辟。曾任红十二军政委、红一方面军军委委员、福建军区司令员。抗战时期,历任新四军二、三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抗日义勇军司令兼政委、新四军六师师长兼政委;1942年任新四军二师政委兼淮南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历任华中野战军第一副政委、华东野战军副政委兼东战兵团政委、三野第一副政委兼七兵团政委。建国后:历任浙江省委书记、华东局第三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七、八、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四、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82年初选为中顾委副主任。

方毅19161997,福建厦门人。1930年入团,31年转党。曾

任:共青团厦门省委书记、1934年在上海被捕,19378月经党中央营救出狱。抗战时期,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民运部长、鄂东特委书记;鄂豫皖区党委委员、津浦路东临时前敌委员会书记、新四军五支队政治部主任、皖东津浦路东省委书记、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副主任、主任、淮南苏皖边区党委委员、淮南苏皖边区行署主任。建国后:历任福建省委第二书记、副书记、上海市副市长、中央财政部副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对外经联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院长、国家科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八、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张劲夫19142015,安徽肥东人,1935年入党。抗战时期,曾

任安徽省工委委员,宣传部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鄂豫皖区党委常委兼民运部部长;中共皖东津浦路东省委书记兼新四军六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四旅政委。建国后:曾任浙江省财经委主任、华东财经委副主任、国务院地方工业副部长、中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财政部部长,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国务委员兼国家经委主任。中共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顾委常委。

省部级领导人(21)位:

郑位三19021975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马鞍山人。1925

年入党。1929参与领导黄麻起义,鄂豫皖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秘书长、红25军政治部主任。长征到陕南,担任鄂陕特委书记、鄂豫陕特委书记。创建与坚持了鄂豫陕边区的游击战争,组建了红七十四师。抗战后,历任中共鄂东特委书记、鄂豫皖党委书记、新四军四支队政委、淮南区党委书记兼路西区军政委员会主席,新四军二师政委兼皖东军政委员会书记。43年秋被派新四军五师任政委、边区临时参议会议长。解放战争,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郭述申19041994湖北省孝感县城关镇人。19225月入

团,254月转党。19276月重新入党。大革命时期,在董必武领导下,曾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秘书长,武昌市党部主任委员,湖北农委教育部部长。曾任鄂豫皖特区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区书记、鄂皖工委书记兼红四方面军27军政委、参加重建红28军。193310月—19344月,任红28军政委。红25军政治部主任、中共鄂陕特委委书记兼中国工农红军鄂陕游击总司令部政委。红25军政治部主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31军政委。抗战后,任新四军四支队政委;19407-8月任五支队政委,军政委员会书记,参与指挥半塔保卫战。19407月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9月出发赴延安。建国后,历任旅大市委书记,辽宁省委常委、中监委委员。197812月—19829月任中纪委副书记。五届人大常委、中顾委委员

彭康19011968,江西上栗县人。早年就读于日本京都帝国大

学哲学系。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1928年入党。曾任:安徽省工委书记、鄂豫皖边区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淮南路西区党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书记。“皖南事变”后调任华中局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建国后,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主任、西安交大校长、党委书记。19683月被迫害致死。

刘顺元1903—1996,山东博兴县兴福镇城王村人。1924年

北京师范大学英国文学系1926年加入国民党。1930年,经周恩来(中共组织部长)批准,入党。国共第三次合作。曾三次被捕,关押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服刑,1937年刘顺元经中共代表团营救获释。担任中共代表团干部审查组组长1937年10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组织部干部,并协助陶铸湖北应城县开办“抗大”式干部训练班1938年6月,由长江局派任出任安徽省工委组织部长、书记、皖东工委书记、苏皖省委书记、淮南津浦路西省委书记、新四军淮南路东联防司令部政委。路东参议会议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辽东省委副书记兼旅大地委第二书记,因抵制苏军大国沙文主义,被撤离。后历任华东局宣传部长、济南特别市委书记、济南警备司令部政委、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理第一书记、华东局委员。文革被监禁七年。恢复工作后,任中纪委副书记、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世农1911年—2006年,河北巨鹿人,1930年入党。曾任:

淮南津浦路东地委书记、淮南苏皖边区委员会副书记。建国后曾任安徽省书记处书记、省纪委第一书记、省政协主席。

张凯帆19081991,安徽无为人。1928入党。大革命时期,曾任上海吴淞区委书记、沪西区委书记,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关押在上海龙华监狱,留下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的绝世名句。19378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后获释。曾任,新四军五支队秘书长、来安县委书记、津浦路东区委秘书长。1942年调任皖中行署副主任。建国后:安徽省委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纪委第二书记、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解散无为大食堂被毛泽东点名撤职,被无为人民誉为“张青天”。

汪道涵19152000安徽嘉山县(今明光市)人。同盟会元老

汪雨相之子。1938年入党。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嘉山县县长、县委书记。淮南行署副主任、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专员、苏皖边区副主席兼财政厅长。建国后:曾任浙江省财政厅长兼商业厅厅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一机部副部长、对外经联委常务副主任,对外经联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副市长、代市长、上海市委书记,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

周俊鸣19022003河南确山石滚河乡焦老庄人1931年加

26路军宁都起义,加入工农红军,曾在红五军团任团长。1932年,经朱德总司令谈话同意回原籍开展工作。曾任河南省委委员、军委书记。一度失去组织联系,1935年在漯河被捕。后经党组织批准,在铁幕山一带独立组织开展工作。抗战初期,将鄂豫边红军游击大队扩编为豫南抗日独立团,周任团长。后改变为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周任团长。19397月,八团编入五支队,周任副支队长兼八团团长。19421月,任二师参谋长兼淮南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期间,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1954年因1935年被捕问题被调出军队。先后任水利、林业部副部长。1959年被处分,下放黑龙江省畜牧厅、农业厅、任副厅长。1979——1983,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黄岩19121989,安徽六安人。1931年入党。1932年被俘,

1937年获释。赴延安党校学习。抗战时期,历任安徽省工委委员、舒无地委书记、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委、津浦路西联防委员会办事处主任、路西参议会参议长、新四军二师第六旅政委、淮南区党委副书记建国后历任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省长。“文革”后任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魏文伯19051987湖北黄冈人。192512月入团,1926

8月入党。抗战时期,曾任定远县县长、新四军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员、路西联防办事处副主任、津浦路西地区参议会议长。津浦路东行政专员公署专员。后调任皖中行署副主任(七师)。建国后:曾任高人民检查署华东分署检察长,华东军政位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兼秘书长,华东局书记1979年后,、任中纪委副书记兼秘书长、1979.91982.5司法部部长、中顾委委员。

孙仲德1902—1961安徽庐江县新河乡上东村人。1934年入

党。曾任皖西北红军游击师师长;1937年赴延安并入抗大。1938年回皖,曾任新四军三支队五团团长,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调新四军七师十九旅旅长、后任七师参谋长。建国后,先后任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1953年12月—1958年2月,曾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61年11月4日逝世于合肥。

杨效椿1911~1976,山西万荣县人。运城第二师范毕业,任教

万荣县一高和女子学校。1937年冬,入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1月入党。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四支队江北游击纵队新8团政委、二师六旅淮西独立团政委、六旅副政委。建国后,任巢湖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省委委员、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合肥市委书记兼政协主席,省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

艾明山1911—1981,河南商城人。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1930

5月红军,次年入党。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四支队7团1营营长,二师六旅17团团长。定远县总队总队长。建国后曾任江苏省林业厅厅长、江苏省四届政协副主席

郑抱真1897 -1954安徽寿县人1929年赴上海参加王亚樵

领导的斧头帮,成为上海铁血锄奸团的骨干成员,先后参与庐山刺杀蒋介石、上海北站刺杀宋子文暗杀。1932年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参与策划轰炸日军旗舰出云号、炸死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炸伤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等活动,震惊中外。1936追随王亚樵前往广西梧州,躲避军统追捕王遇难后,郑抱真返回家乡寿县组织抗日武装担任安徽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路军第二支队支队长。1938年秋,率部参加新四军1940年入。历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淮南抗日游击纵队纵队长、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副司令、新四军淮南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专员、苏皖边区参议会副参议长。建国后,担任首任合肥市市长、皖北行署副主任、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一秘书长、安徽省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5412月病逝于上海

龚意农:1900—1989,安徽寿县人。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1925年入党。1939年携全家和郑抱真率寿县第二路抗日人民自卫军参加新四军四支队。皖东抗日根据地杰出财经领导人、淮南银行奠基人。曾任: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会计局长、财经处处长、淮南银行行长、华中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皖北分行行长。建国后,历任安徽省农机厅厅长、省基建委、省计经委、省计委副主任;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晚年组织撰写《淮南革命根据地财经史》。

陈少景19141990河南省内乡县人。19303月入团,1933

7月转党。抗战期间,历任中共定远县委书记、六合县委书记、淮南路西地区城工部长。建国后:曾任本溪市委副书记、金县县委书记、旅大市常委副市长。1961年被诬为叛徒特嫌入狱1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任大连市委书记(副省级)。

王敬祥:淮南军区政治部地方武装工作部部长。建国后曾任中共

南京市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余纪一19112010安徽黟县人。1931年入党。抗战期间,

曾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宣传科科长、民运科科长,五支队游击总队政治委员,盱眙县县长,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津浦路东军分区联络部部长。建国后:曾任安徽屯溪市(今黄山)市长、浙江省临海地地委书记、军分区政治委员、浙江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

吴大胜1914-1994河南新县卡房乡王畈村人王畈村人1929

年参加红军。红25军便衣队队长、指导员。1935年入党。抗战期间,曾任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兼四分区供给部部长。建国后,曾任江苏省军区第一政委、江苏省委书记。

裴先白19162014,湖南澧县人。1938年入党,同年参加新四

军。曾任: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科长;二师四旅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团政委。建国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吴运铎:1917—1991著名兵工专家,湖北武汉人出生于江西

萍乡市安源煤矿。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入党19411946任新四军二师军工部副部长。多次负伤、失明,被誉为“中国的“保尔”。1952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出版700多万册,在多国发行。建国后,曾任重工业部第一研究所所长、五机部机械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王新民:新四军二师军工部部长。建国后曾任一机部重大国防工军工设备副总设计师。

(四)

新四军二师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县团以上45位烈士(不完全):

高敬亭烈士

1907—1939,河南省新县城郊董店人。红28军政委(未设军长)、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委员。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的红军主要领导人,中国红军山地游击战第一人、新四军抗战第一人。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3月,高敬亭率部东进赴皖中、皖东,至1939年6月罹难的1年零4个月里,高敬亭领导指挥部队先后同日伪军作战90余次。其中,同敌人千人以上集团作战4次;阻击80—500辆  车队6次;毙伤敌伪2300余人(日军1700余人);俘敌400余人(包括日军9人);消灭反动武装和土匪3700余人;缴获长短枪1400余支、轻机枪17挺、军马20匹,击毁汽车156辆,汽艇两艘。极大鼓舞了皖江军民,严重打击了日伪军,积极配合了正面战场。对日伪战绩高,同期居其他各兄弟支队之首。

1939年6月24日,以“消极抗战”、“抗命”等“莫须有”罪名,被冤毙于肥东县青龙场。

1977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为高敬亭将军平反。

罗炳辉烈士189712月—19466月,云南昭通人。著名军事家。曾任:中央红军红12军军长、红九军团军团长。新四军二师副师长、师长、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1946年带重病指挥枣庄战役后,突发脑溢血,于621日病逝于山东临沂。

罗占云烈士1910-1948,云南大关县人。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跟随朱德上井冈山。曾任红四军1235团团长,参加长征。1936年任陕北军事部军事部参谋长。1939年任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副团长、五支队新八团团长,1941年调任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副司令兼独立团团长,1943年任新四军二师五旅副旅长、路东军区副司令、司令。19467月,任淮南军区二分区司令兼独立旅旅长。1948年任淮北军区副司令,425日积劳成疾病逝。

秦贤安烈士19121947,河南新县人,1928年参加工农红军,1929年入党。曾任:红2572218团特务连连长,红25军鄂东北独立团团长;四支队七团团长、二师四旅十团团长、四旅参谋长、副旅长;1947721日,时任华野二纵舞狮子政委的秦贤安在山东沂蒙山区南麻战役中壮烈牺牲。

顾士多烈士19141940,河南罗山县人(今湖北大悟县)1928年参加革命,1931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红28军手枪团中队长、鄂东北独立团团长。曾任:新四军四支队九团团长、新四军江北纵队第二团副团长。指挥过蒋家河口伏击战、棋盘岭战斗等大小战斗数十次,1940年在安徽无为石涧埠“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桂蓬洲烈士19141940,四川人。1932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曾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1940年在安徽无为县照明山牺牲。         

郑行剡烈士19121941,湖北黄安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2年入党。曾任:红25军营长,参加长征。1941年初任新四军二师四旅122营政治指导员,作战负伤。194110月,时任淮南军区六合独立团政委的郑行剡率独立团一个连在盛家岗以北的龙王庙伏击战中,头部中弹牺牲。

汪德安烈士19121942,河南商城人,新四军淮南军区定远总队副队长,1942129日在定远牺牲。

王胜凯烈士19131947,湖北大悟河口镇。1927年参加红军,1933年入党。曾任:红2575师司号长、红28军班长、新四军四支队营教导员、新四军二师六旅16团政委。19479月,因伤在安徽来安县张山区进步人士郑叔勤家暂住的王胜凯被叛徒出卖,将王胜凯和卫生员、警卫员,于99日活埋于来安县北门外。

陈宗胜烈士19111943,湖北礼山(今大悟)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5年入党。曾任:红25军班长、鄂东北独立团手枪队政治指导员、红25军手枪队队长;新四军四支队营长、淮南抗日游击纵队参谋长。1942年任二师五旅13团副团长。1943817日,他和团政治处副主任李秉初代理因病未参战一营营长、教导员指挥反顽战斗中牺牲于六合桂子山战斗。

张元寿烈士19131947,福建永定县培风乡田地村人。1928年参加邓子恢领导的“后田暴动”,284月入团,31年转党。曾任:军委总供给部审计科科长兼后勤军委特派员,随中央红军长征。1938年任新四军总兵站站长。1941年“晚安事变”后,张元寿调任二师五旅参谋长。1947223日,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的张元寿,在乘吉普车下去查看敌情时,在山东淄博张店遭敌机轰炸牺牲。

王凤岐烈士:曾任二师四旅十四团参谋长。19437月,积劳成疾,病故。

吴师孟烈士18981942,湖南平江县龙门乡人。1927年入党,1928年参加红军湘岳同年编入红五军二纵,参加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斗争。曾任:红十六军会计科科长、财经处处长。抗战后历任新四军一支队军需主任、新四军二师供给部部长、军工部部长。19428月,吴师孟久病无治,在江苏盱眙县不幸殉职。

漆承宏烈士19081940,安徽金寨人,1928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曾任:红2573师营长,参加长征。抗战后,先后在新四军四支队做供给工作,五支队机关工作。19408月,任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二团副参谋长;同年11月,漆承宏律在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群众转移,在六合园东旺庙、四合墩率第七连正面阻地,不幸中弹牺牲。

许午阳烈士19181945,上海人。1937年入团,1937年入党。赴延安学习。曾任中共嘉山县委书记兼嘉山支队政委。1945102日,在嘉山县管店反击战中,受重伤牺牲,时年27岁。

李茂诸烈士:曾任二师五旅十四团团长。19455月牺牲于律浦路西肥东黄童庙反顽战斗。

林英坚烈士19081941,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党。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193710月,从红军大学调大别山,任红28军特务营教官。四支队组建后任七团参谋长。后任新四军二师五旅十五团、十三团团长。194111月下旬,在皖西皇甫山黑狼庙反桂顽战斗中,中弹牺牲。此役,毙伤敌200余名,内有副团长一名,缴获机枪两挺,步枪多支。

兰祥烈士19121945,湖北黄梅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2年入党。参加过长征。1943年率2师六旅16团(任副团长)随谭希林(二师六旅旅长、七师代师长)调新四军七师。19452月在周家大山反顽战斗中壮烈牺牲

刘景胜烈士:曾任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二团政委。因积劳成疾于194010月病逝。

方和平烈士19051941,安徽合肥人。1929年入党,1939年与郑抱真率700人参加新四军。曾任二师六旅十八团副参谋长,1941年牺牲于长丰县王集乡王家岗的日伪军袭击。

刘起增烈士:曾任二师五旅十五团政委。积劳成疾,1941年冬病逝于安徽天长县。

李秉初烈士19181943,河南饶平人。1934年入党,19372月参加鄂豫边红军;后改变为新四军四支队八团。1943年任二师五旅十三团政治处主任、与副团长陈宗胜共同牺牲于六合县桂子山反顽战斗。

梅竹樵烈士:曾任定远县县总队队长。1947720日,在河南永城雪涡县观音堂区李基楼附件,与国民党新五军遭遇,缴战中牺牲。

殷绍礼烈士:曾任二师515团政委。194610月,时任华野二纵4师师长,在东圩子前沿察看地形,被敌弹击中,不幸牺牲。

徐海珊烈士:曾任二师四旅政治部主任。1948916日,担任主攻部队师政委,突遭敌机轰炸,和师部几名参谋同时牺牲。

胡继亭烈士19161944,安徽六安县南畈乡(今金寨古碑镇)人。1930年入团,1932年入党。曾任:中共鄂东北道委书记、红28军秘书;新四军四支队七团政治处主任、九团政委,四支队军政委员会委员。后调七师皖南支队、沿江支队参谋长兼中共桐(城)怀(宁)潜(山)中心县委书记。1944年在桐城陈瑶湖(今属枞阳)战斗中牺牲。

文明地烈士:曾任新四军四支队七团3营政治教导员,9团政治处主任、五支队教导大队教导员、五支队八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秋率队在嘉山县后坎圩伏击日军时牺牲。

田平烈士: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632日与国名党地方保安部队交涉释放被扣人员时被扣留,4月被活埋。

高昆烈士:新四军四支队七团副营长、九团参谋长。19401028日在全椒反兴集反日顽联合进攻中阵亡。

汪立斌烈士:新四军二师定凤怀县总队副总队长,1942131日前往十八岗侦察时遭日军伏击阵亡。

徐世奎烈士:新四军四支队七团政委,19409月在龙王山对日伪激战中牺牲。

周大灿烈士:新四军二师六旅十七团副团长,19401212日遭叛徒扣押,突围时阵亡。

凌云烈士: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秘书科科长兼总务科科长,1941113日定远县朱家湾反击日军偷袭时牺牲。

纪正烈士: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1941113日牺牲于朱家湾反击战。

许言希烈士: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盱嘉支队司令员,19441210日被敌特枪杀。

郑维发烈士:19051945,湖北红安人。1929年参加赤卫队,同年入党。1931年参加红军。曾任:红28军高敬亭警卫员。新四军六合县总队总队长兼方山区大队长,19452月初率队伏击日伪军时被“反包围”,突围时阵亡。

朱茂绪烈士:新四军二师五旅十四团团长,19454月与顽军作战阵亡。

王枫烈士:19181942,湖北沙市人。1936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19415月,任中共全椒县委书记兼县总队政委。1942227日夜,王枫在率队与七师接头途中,不幸落水牺牲。

汪心泰烈士:19061943,河南洛阳人。曾在四支队八团任职。194319日,仪征县县总队大队长的汪心泰,在敌占区新集一带遭日伪军包围,突围时牺牲。

何于庆烈士:1938年入党,1939年参加新四军,曾任罗炳辉师长秘书。1944年任嘉山县津石区区委书记。解放战争任淮南军区组织部组织科科长。19465月率独立四团在六合县东沟镇与国民党七十四师五十八旅一七三团作战中牺牲。

陈舜仪烈士:19121946,安徽天长人,淮南军区盱眙县总队政委。1946年牺牲。

陈明忠烈士:19081946,河南离城人。淮南军区六合支队政治处主任。1946年牺牲。

周传学烈士:19131946,安徽凤阳。淮南军区第五旅第十三团参谋长。1946年牺牲。

侯昆烈士:1947。淮南军区第六旅十八团团长。1947年牺牲。

桂本奎烈士:1946,湖北麻城人。淮南军区第五旅第十三团副团长。1946年牺牲。

梁明伦烈士:19181946,安徽天长人。194511月任中共天长县委书记、淮南军区天长支队政委。1946910日,坚持敌后游击战的梁明伦及游击队被敌重兵包围,战斗中牺牲。

彭济五烈士:19011946,安徽金寨人。淮南军区第十六旅十六团团长。1946年牺牲。

(五)

几点说明:

一、 新四军二师领导机构前身为原新四军江北指挥部。19399月以后,在中原局刘少奇书记领导下,江北指挥部开辟皖东(淮南)根据地。19412月重建军部时,新军部以江北指挥部为班底。刘少奇任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张云逸晋为副军长、兼二师师长、邓子恢晋为政治部主任(后调任二师政委);江北指挥部参谋长赖传珠晋为新四军参谋长。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徐海东病休、副指挥兼五支队司令罗炳辉为二师副师长、师长。故领导四、五支队等武装开辟皖东(淮南)根据地的,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和原江北指挥部领导成员张云逸、邓子恢、徐海东、罗炳辉、赖传珠,应是二师的主要创始领导人之组成。

二、 从四支队调出的将领林维先、万海峰;从二师调出的将领张冀翔、谭希林、宫乃泉、王集成、谭知耕、黄一平、赵俊、蔡炳臣等可归于二师,也可归于其它师。肖望东曾任四支队政治部,后又从四师调二师。故二师四师都可列名。李元从七师调入,两边都可计。

三、 曾任四支队副司令、代司令的戴季英,因大搞宗派分裂诬告活动,在误导上级冤杀高敬亭将军和组织“反高”整顿事件中,起了重大负面作用;且因在红四方面军,陕北红军十五军团时期,是积极推行错误“肃反”路线的重要打手,建国后受毛泽东亲批严厉处置。在二师老同志中,积冤甚深。故未列入正面名单。

四、 原淮南军区政治部地方武装部部长、建国后曾任江苏省人大副主任的王敬祥同志和曾任二师军工部部长的王新民同志的及烈士李茂诸、刘景胜、方和平、刘起增、梅竹樵、殷绍礼、徐海珊、王凤岐、文明地、田丰、高昆、汪立斌、徐世奎、凌云、许言希、朱茂绪、侯昆等前辈的生平资料有待查补。其他遗漏错误及不确定点,请知情者指点。

五、 1946年,二师四旅与四师九旅、九纵,合编于华野二纵,后编入21军;二师五旅与七师十九旅、二师独立团、鲁中鲁南各一个地方团合编为华野七纵,渡江前倂编入25军,抗美援朝时撤编;七十四师(五旅)归24军(70师),独立团编七十三师(十九旅)归23军。六旅与苏北、淮北部队合编为华中十二纵,渡江前与何基沣起义部队、淮北 部队改编为34102师(六旅),后不详。以上考据不确切处,请知情者指正。

六、 华野七纵。虽排不上主力纵队,但在淮海战役双堆集围歼黄维十二兵团时,在强攻王牌十八军118师固守的大王庄、尖古堆之战中,成均司令率七纵各团全歼其“老虎团”(11833团和118354团),打出了让周边守敌不战而降的铁军威风。

七、 关于东北架子团:

194010月,由二师抽调的二个架子团。61年少将赵峰为其中一

个团的团长,赵峰建国后曾任26军军长。另一团由耿青(55年大校)、姚

天成(55年大校)率领抵哈尔滨阿城;后归哈东军分区建制。司令员温玉

成。194612月,以二师架子团组建的哈北军分区13团混编为东北民

主联军独立第二师,师长温玉成。耿青,19241983,湖北仙桃人,曾任新四军二师四旅十一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东北七纵191师团政委、44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54130师政委、七机部科研生产局局长。姚天成,曾任红28军特务连指导员,四支队连指,新四军二师淮南路东独三团政治处主任。历任49437团团长兼政委、炮一师政委、广州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

19483月,独立二师归12纵队建制,改称第34师。194811月底,12纵队改为49军,34师改称49145师。为四野南下广西的先锋。后在广西十万大山剿匪。19524月,145师在广西柳州编入21兵团为第219师。195211月改番号为55219师;19701月又改番号为陆军第55164师。198510月,裁兵转隶有“塔山雄师”之称的41集团军,扼守南疆海防。19987月,该师一部调归海军南海舰队,改建为海军陆战队164师;另一部为某集团军(41集团军?)陆军合成旅145旅。

1947319日东总建制的“东北联军主力兵团发展简历表”中,对直属独立二师评价:“该师是北满部队中新编成的部队,在战斗中表现有战斗力,有上进精神”。194910月,东北军区司令部编写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高度评价49145师:“该师有朝气,战斗力进步很快,战斗作风顽强。”首任师长温玉成用兵神速,被誉为“铁脚师长”。温玉成,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32年入党。西路军时曾任红五军骑兵团政委。在新四军时历任六师十八旅旅长,苏中第一分区司令员。

温必成后率40军全程参加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歼敌43360人,奠定了40军的王牌军地位。战后,历任20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守戍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中将,19891029日逝于南京,享年74岁。

解放战争中,该师从松花江畔一直打到八桂大地,身经百战,累计歼敌61800余人(其中东北解放战争歼敌16900余人)。19792月,该师(55164师)参加对越反击战,率先突破谅山防线,歼敌2205名。中央军委命名该师某部为“攻克谅山先锋营”。该师骨干来自新四军二师四旅等老部队,继承发扬了红军光荣传统。

架子团还有一部随二师四旅李长如(离休时为东海舰队政委)编入东北黄克诚西满军区辖下,后编入东野七纵(后44军)。南下广州后,组建中南军区海军,首任司令员兼政委方强。1953年赵启民接任。为南海舰队前身。也是二师的主血脉。

八、 二师暨淮南根据地老同志二代中,最杰出的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其父李奉三,抗战时期在家乡定远、合肥一带从事地方工作;解放初期曾任定远县委书记。

九、 文章结尾时,惊悉胡炜将军以98岁高龄于620日逝世。

新四军二师最年轻的将军两位:

1920年出生的胡炜、万海峰。胡炜将军29岁任七兵团21

61师师长、41岁晋升少将、21军军长;是桃花岛登陆战役的指挥员;49岁任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深受周恩来、叶剑英器重。胡炜将军辞世后,二师只剩下最后一位将军,98岁高龄的万海峰上将了。

属于新四军二师先辈们的英雄时代早已逝去;他们的英名

或早已被人淡忘;但革命先辈的功德和牺牲精神永垂不朽!

(蔡晓鹏,史料整理于2018.7月北京;910日补充修改)

 

附转帖(一):21集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王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前身是山东野战军第二纵

队,由抗战爆发后组建的新四军第二师、第四师组建。其中二师的前身新四军第四支队,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红二十八军改编的,也是当时新四军中兵力最多、唯一位于江北的支队,而第四师则是著名的抗日名将彭雪枫亲自创建的部队。

二十一军部队作战勇敢。1946年朝阳集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第九十二旅,后参加泗县战役、淮阴、涟水保卫战,全歼国民党军第六十九师。

1947年参加鲁南战役,后与第九纵队一部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韦国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震任副司令员。

1948年2月,奉命南下华中参与宿北战役,随后参加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围歼黄百韬兵团并活捉杜聿明。

1949年2月,第二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属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建制。滕海清任军长,康志强任政治委员,吴咏湘任参谋长,邓逸凡任政治部主任。原第四师改称第六十一师,胡炜任师长,王静敏任政治委员。下辖一八一团、一八二团、一八三团。第五师改称第六十二师,周纯麟任师长,周世忠任政治委员。下辖一八四团、一八五团、一八六团。第六师改称第六十三师,吴华夺任师长,谢锡玉任政治委员。下辖一八七团、一八八团、一八九团。全军共3.6万余人,参加了渡江战役,攻占南京、上海、武汉、杭州、温州、宁波、象山等地。

滕海清(1909年3月03日1997年10月27日),安徽省金寨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康志强(1912.8~1986.11.1),曾用名康世发、康子祥。1912年8月18日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青布村。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排长、连长,红军学校、彭(湃)杨(殷)步兵学校教员,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连政治指导员,第一团党总支书记,军委干部团政治教员兼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 "围剿" 和红一方面军长征。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随营学校政治大队大队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任第三四四旅六八九团政治委员时,参加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曾在武乡地区率部与日军进行白刃战,掩护兄弟部队两个团安全转移,后任新编第一旅政治部主任。1940年起任第三四四旅、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四旅、新四军第四师十旅政治委员,第九旅政治委员兼淮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和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九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政治委员、苏北兵团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11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1950年,二十一军参加舟山战役。

十一军在战争年代英雄辈出,刘正昌、魏尚友、王连生、张春礼等永远是部队的旗帜。

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 一八二团副团长—刘正昌;

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一八一团一营营长—魏尚友;

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一八四团三营副营长—王连生;

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一八七团八连连长—张春礼;

1953年3月,二十一军入朝,参加了金城反击战。朝鲜停战后,又长期留守,直至1958年7月回国,隶属北京军区,驻山西太原。

1964年在全军大比武中,六十一师一八四团八连,荣获 "好作风八连" 荣誉称号。

1965年10月,六十三师一八七团八连,因在战备训练中表现突出,被国防部授予 "英雄八连" 荣誉称号。

1967年,二十一军调入陕西宝鸡,改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

1980年4月24日,一八一团排长党翻身,带领战士进行手榴弹投掷训练,一名战士,不慎将拉开弦的手榴弹丢在身后,他冲上去推倒战士,返身拣弹,这时手榴弹爆炸,战士脱险,自己身中四十余块弹片,重伤致残(右腿膝盖上十公分处截肢,左眼失明,右手小指,无名指和三分之一手掌残缺)。他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同年12月10日被中央军委授予"爱兵模范"荣誉称号。

八十年代,六十二师炮兵团榴炮一连,被树为学雷锋先进集体"新长征突击队"。

1985年,二十一军改编为二十一集团军。下辖六十一师、六十三师、五十五师、坦克第十二师、炮兵旅(二十一军炮兵团、十九军炮兵团、五十七师师部合编)、高炮旅。通信团、工兵团、防化团、舟桥团,(后又编入电子对抗团),教导大队、司训大队等。六十二师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师,一八四团为守备一团、一八五团为守备二团、一八六团为守备三团,移防贺兰山。

五十五师,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创建于1937年8月。是薄一波、杨献珍、韩钧等同志创建的山西新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五九旅的一部。1945年底编为晋冀鲁豫军区8纵队,1947年5月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4纵队12旅,1949年5月整编为陆军第十九军五十五师,1985年3月,十九军撤消番号,转隶第二十一集团军。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五十五师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辽沈、平津、淮海、上党、同蒲、吕梁、宛西、襄樊、牛蹄岭等战役、战斗3000余次,解放后,参加了陕南、川北、青海、湘西等地的剿匪、平叛以及抗美援朝、中印、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在历次作战中,歼敌10万余人,解放县城46座,俘敌上将杨澄元,中将郭勋琪、康泽等22名将官。特别是对印作战勇猛顽强,战果辉煌。毛主席赞扬该师 "走得快、走得好、打得也好”。

1963年8月26日,一六三团九连战士庞国兴被授予 "战斗英雄"光荣称号。9月,被提升为排长,10月,作为国庆观礼代表,受到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1969年8月15日,经中央军委批准:装甲兵学院坦克第二六四(装甲兵学院教练团)、第二坦克学院教练团,调兰州军区,与独立坦克十二团,军委装甲兵机关、装甲兵学院、装甲兵科研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南京军事学院教导营、装甲兵第二、四、五坦克学校抽调人员,合编为简编坦克十二师,由十九军代管。1975年5月由兰州军区直接领导,1985年编入二十一集团军。

1985年8月,二十一集团军组建第10侦察大队,赴老山地区作战。军侦察连为一连,159人。六十二师一八四团为主组成侦察二连,159人。六十三师一八七团英雄八连为主组成侦察三连,159人。一八八团一炮连组成炮兵连,107人。军工通防分队部分人员组成特种连,61人。1986年 "3.18战斗",一八四团八连官兵,谱写了一曲团结友爱舍己救战友的生死壮歌。连队荣获 "团结战斗模范连" 荣誉称号。指导员张新奎被中央军委授予 "舍身救战友的模范指导员" 光荣称号。

1985年10月,在纪念彭雪枫为国殉难60周年大会期间,中央军委决定:兰州军区守备师守备一团转隶六十三师,恢复一八四团番号。一八九团转隶兰州军区守备师,番号为守备三团。原一八五团由守备二团改为守备一团、一八六团由守备三团改为守备二团,4个团按新的番号重新组织了部队移防。
    1985年9月至1986年10月,五十五师组成第九侦察大队二连,赴云南,在杨万方向对越侦察作战,取得辉煌战果。
    1985年10月,六十一师在四十七集团军编成内,赴老山轮战。在坚守八里河东山和拔点作战中、一八二团九连被中央军委授予 "攻坚英雄连" 光荣称号。一八二团九连副连长赵怡忠和一八一团六连战士牛先民,被中央军委授予  "战斗英雄" 光荣称号。一八一团荣立二等战功,炮兵团被誉为 "神炮团",高炮团的 "猫耳洞乐团" 响誉老山。

1989年,六十一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下辖一八一团、一八二团、一八三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

六十一师修理所战士李润虎,把本职岗位作为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的最佳场所,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21次受嘉奖、21次被评为 "模范党员"、"优秀志愿兵"、"优秀修理工"。他和其他同志合作研制成功五项革新成果,其中三项获得科研奖。被军内外誉为 "当代新雷锋"、"秦川牛"。1990年春,他被评为 "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
   1992年8月25日,兰州军区授予坦克十二师炮兵团152加榴炮营一连 "全面建设标兵连" 荣誉称号。
   1992年,五十五师减编为五十五旅。四十七集团军四二二团转隶六十三师。

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一八四团在团长施文求、政委姬文战领导下,连续4年被兰州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训练先进团"、"双无工作先进单位"。
    1993年7月,二十一集团军在一八四团召开了"基层建设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是集团军党委全体常委,各师、旅、团政委,组织处长、组织科长、组织股长。兰州军区政治部首长,总政组织部领导出席会议,现场指导。

1994年4月,一八四团改建为"兰州军区特种大队",首任大队长尹武平、政委姬文战。

二十一集团军的官兵,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国防事业。1996年10月,六十三师转隶武警部队。

1999年,中央军委决定,由兰州军区特种大队组队,参加第八届"爱尔纳突击" · 国际特种部队侦察兵竞赛。在这项本世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军队战斗力实兵实战竞赛中,中国二队,队长陈卫军,队员姬文魁、何健、杨磊,获最高荣誉"卡列夫勇士"奖。

在比赛当中,还涌现出"飞刀王"黄西山、"搏击王"汪小鹿等明星人物。 中国队最终夺得全部22个竞赛项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两个第二、3个第三和外国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被举办国爱沙尼亚授予"最佳外国参赛队奖"(卡列夫勇士奖)。爱尔纳是我特种部队走向世界的第一步,特种大队的参赛官兵,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为二十一集团军和兰州军区创造了辉煌!
    2011年10月,特种大队扩编为特种作战旅。

2011年,坦克十二师撤编,坦克十二旅、六十二旅成立。

2015年,"9.3大阅兵" ,"攻坚英雄连(一八四团一连)方队",使一八四团和一连、金刚钻(一八一团)、铁锤子(一八二团)响誉中华。

2017年4月,二十一集团军和所属部队全部撤编,重新组建七十六集团军。军长范承才、政委张红兵。下辖合成12旅、合成17旅、合成56旅、合成62旅、合成149旅、合成182旅、特战76旅、炮兵76旅、防空76旅、陆航76旅、工化76旅、勤务支援76旅。

七十六集团军军部驻地为青海西宁,在陆军13个集团军中,是驻地最西、海拔最高、环境最差、条件最苦、移防任务最重的一个。

七十六集团军官兵的亲属,积极支持军改,人人都在默默地奉献着。

我在二十一军服役30年,那种感情是难以割舍的。今天,让我们向军旗敬礼,祝老部队在新的军改后,永远保持 "王牌" 风范,在强军路上阔步前进!

附转帖(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集团军原代号为52831部队,属于简编乙类集团军,下辖70,72师两个步兵师,并编入坦克1师、炮兵旅和高炮旅。2003年陆军第24集团军撤销,步兵第70师缩编为步兵第70旅与装甲1师改隶陆军第65集团军建制。

24集团军的军部在河北省承德,原代号为52831部队,隶属北京军区,是1985年由第24军改编的,下辖70,72师两个步兵师,并编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备第4旅。

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24军的老兵,曾于1968-1972年任该军军长。此外有两位武警司令员是出自24军军长提升的。他们是1990年由24军军长晋升武警司令员,现任武警司令员吴双战也担任过24军副军长。粟裕大将的儿子粟戎生1998年由24集团军军长晋升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红军团--步兵第70师第208团;

兖州登城第一连--步兵第70师第208团第1连;

兖州战斗英雄连--步兵第70师第208团第2连;

兖州战斗模范连--步兵第70师第208团第5连;

渡江模范营--步兵第70师第210团第3营;

发展历史

该集团军前身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初期于1938年1月分别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2团(由湘赣边、粤赣边及赣东北等地游击队组成)和第2支队4团(由闽西、闽南及浙南游击队组成)。

1939年11月,第1、第2支队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第4团则北渡长江,组成苏皖支队。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北上,改为苏北指挥部,2团改为第2纵队2团,苏皖支队改为第3纵队3团。1941年1月“晚安事变”后,苏北指挥部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这两个团分别改为第2旅4团和第3旅7团。1943年,4团并入苏南的16旅,改为48团。1944年12月粟裕亲率第1师主力3个团(3旅7团等)从苏北挺进苏浙皖边,于1945年2月组成苏浙军区,第16旅和南下部队分别编为第1和第3纵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于1945年11月北撤,原第1纵队改为华中野战军6纵队。1946年5月再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为第6师,辖第16(原6纵队)、第18旅(原独立旅)。10月,山东野战军7师20旅(前身为新四军7师19旅57团,7师皖南支队)改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17旅。1947年1月成立华东野战军,第6师改为野战军6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各旅分别改为第16、第17、第18师。该部在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的孟良崮战役中建立了突出的战绩,纵队特务团攻占74师师部,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1947年9月随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与刘邓、陈谢大军共同经略中原。参加完淮海战役后,第6纵队于1949年1月改编为解放军第24军,属第3野战军第8兵团,军长王必成,政委廖海光,各师分别改为第70、第71、第72师。此后该军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长山列岛舟山群岛的战斗。

1952年9月,第24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原属第25军的第74师淮南军区5旅,后改为华东野战军7纵队20师)调入该军,第71师调出。1953年春夏,在部队开展的冷枪冷炮杀敌竞赛中,第72师214团8连战士张桃芳436发子弹毙伤敌214名,荣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7月该军参加了金城反击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

24军于1955年10月归国,属北京军区,驻防河北承德,部署在京郊和唐山一线,拱卫北京。1968年第70师改为北京卫戍区警卫第3师。1969年12月全军重排番号,第74师改称第70师,并重建第71师(后撤销)。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该军是首批进入震区的部队。

1992年守备5旅和守备第7旅撤销,原属天津警备区的坦克第1师(该师是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前身是1945年12月组建的东北坦克大队1949年5月正式成立坦克第1师,参加过锦州战役天津战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1985年由原第66军改归天津警备区)调入该集团军。

1998年,步兵第72师与唐山预备役师合并,组成河北省预备役高炮师。坦克第1师改为装甲师。同时,1955年起即担任迎外表演任务的天津警备区摩步第196旅(前身为1946年3月由山西地方部队冀晋军区独立第1旅,后为华北军区第1纵队1旅,1949年2月改为第66军196师,参加过抗美援朝,1985年第66军撤销后改归天津警备区)也转归第24集团军。

1999年国庆阅兵式上,由装甲1师炮兵团83式152mm自动加农炮组成了车辆第10方队。

志愿军第24军

1952年9月由第3野战军24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兼政治委员皮定均张震(代)。辖第70师、第72师、第74师。隶属第9兵团。该军于1952年9月12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及金城战役。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1955年10月回国

 

附帖(三):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解放军25军)

华野7纵(25军)的前身是三股红军游击队:闽东、闽北红军游击队和桐柏山红军游击队。

1938年春天,由闽东闽北红军游击队组成的新四军三支队,下辖5团、6团,闽北红军游击队整编为5团,闽东红军游击队整编为6团(后叶飞率6团2个营去一支队)。皖南事变时,三支队只有5团和6团的1个营兵力,直属军部指挥,全支队几乎拼光,只有少数兵力得以突围。1941年3月,三支队突围部队与林维先率领的三支队挺进团都被编入新四军7师,下辖19旅(旅长孙仲德,政委曾希圣)和挺进团。1945年,7师整编,下辖19旅(林维先旅长)、20旅(梁金华旅长)、21旅(马长炎旅长)。1945年10月由师长谭希林率领进入山东,成为津浦前线野战军第7师;1946年1月,编为山东野战军第7师。

1938年春天,桐柏山游击队组成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团长周骏鸣,政委林恺,参谋长赵启民,1营营长成钧,2营营长朱绍清,3营营长朱国华。1939年7月,第8团改编为新四军第五支队,支队长罗炳辉,8团团长周骏鸣,10团团长成钧,15团团长林英坚;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2师第五旅,旅长成钧。抗战胜利后,45年10月由罗炳辉师长率领进入山东,成为津浦前线野战军第二纵队5旅;46年1月,改为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5旅。

1945年10月,津浦前线野战军组成,司令员陈毅,下辖第1纵队、第2纵队、第7师、第8师。1945年11月,华中野战军组成,司令员粟裕,下辖第6、7、8、9四个纵队。

1946年1月,津浦前线野战军改为山东野战军。

1946年6月,5旅驰援华中加入华中野战军战斗序列。7月抵淮南,与6旅(旅长陈庆先)、淮南独立旅(旅长罗占云)编成华中野战军新2师,师长:周骏鸣,政委:肖望东,副师长:5旅旅长成鈞(兼),副师长兼参谋长:梁从学,副政委:赵启民,政治部主任:余立金,副参谋长:朱云谦。苦战一月,在国军74师、新5军、48军、25军进攻下,淮南失守,主力撤出。8月,新2师5旅参加苏中七战七捷后3捷战斗。9月,参加淮阴保卫战(46年9月上旬-19日),与国军74师、28师、第7军作战,失败,淮阴失守。淮阴失守后,9月底,新2师番号撤销,6旅并入10纵;独立旅拆分,分别并入1师、6师、5旅;5旅与独立旅5团改为拥有4个支队(4个团)的华中野战军第11纵队;参加第1次涟水保卫战(46年10月22日-30日),惨胜。10月,山东野战军第7师拆分,20、21旅并入华中野战军第1师、第6师;11月,11纵(5旅)、山东野战军7师19旅、特务团(独立旅5团)组成山东野战军新7师,师长成钧;12月,19旅参加第2次涟水保卫战(46年12月3日-14日),失败,涟水失守。5旅参加宿北战役(46年12月15日-19日),获胜。1947年1月初,7师参加鲁南战役(47年1月2日-20日),获胜。

1947年2月1日,山东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7师改编为第7纵队,司令员成钧,政委赵启民,副司令林维先,政治部主任黄火星。下辖19师,师长熊应堂(原新四军19旅,共有55、56、57三个团),其中,55团(大别山游击队的底子),56团(皖南新四军的底子);20师(原新四军5旅,共有58、59、60三个团);特务团(淮南独立旅5团)。莱芜战役(1947年2月20日-23日)后,组建了21师(20师59团改为61团,加山东2个地方团组成,共有61、62、63三个团)。相应变化的是19师57团变为20师59团,特务团变为19师57团。三个师中,战斗力最强的是20师。

1949年2月,华野改编为第三野战军,7纵改编为25军,军长成钧,属8兵团(司令员陈士榘)战斗序列,下辖73师:王培臣任师长,萧学林任政治委员(原19师,共有217、218、219三个团);74师:张怀忠任师长,邓清和任政治委员(原20师,共有220、221、222三个团);75师:谢锐任师长,何志远任政治委员(原21师,共有223、224、225三个团)。(团的新番号对应原来的番号),全军共3万余人。

华野七纵打的最惨烈的战役是莱阳战役,整个纵队被国军106团打残,元气大伤。

贡献最大的战役是徐东阻击战,顶住了国军邱李兵团最大的冲击,为淮海战役的战略胜利奠定了基础。其中,19师最先接敌,战况惨烈,战后基本失去战斗力。

最激烈的战斗是最后攻克并防守大王庄[血战大王庄]、攻克尖谷堆,彻底消灭了国军18军118师33团(著名的老虎团)。7纵20师58团、60团攻下大王庄,消灭老虎团1个营,俘虏1个营。然后由59团1营和中野6纵46团1营、3营驻守大王庄,全部打光后,最后只剩2名营长。7纵首长的警卫连150人增援,打得只剩17人。失守后,59团、60团1营、46团合力反击夺回,然后又失守,最后,60团反击再夺回。至此,20师基本失去战斗力。接下来,攻击尖谷堆的任务由21师承担,61团主攻,63团负责打阻击,消灭了老虎团剩下的1个营。老虎团最后只剩团长孙竹筠1人负伤逃走。准确地讲,国军战斗力最强的老虎团是由华野7纵消灭的。

打得最顺的战斗是渡江战役中消灭国军第20军,仅用2个多小时就结束战斗,取得1 个军歼灭1个军的胜利。

1952年7月,25军番号取消后,74师220、222团外加75师223团,归24军;74师221团,75师224、225团调入江苏军区和福建军区。

73师整师归23军,1952年9月进入朝鲜作战,1958年回国。1969年,73师217团参加珍宝岛战役,后番号改为68师,现为16集团军68旅,驻齐齐哈尔。

74师220、222团外加75师223团,归24军。1952年9月入朝作战,1955年10月回国。1969年12月,74师改为70师。2003年,24军裁撤,70师缩编为摩托化步兵70旅,现归属65集团军,驻扎张家口。70旅前身战功卓著,全歼国军第一猛虎“老虎团,赫赫有名。

现在的68旅、70旅,这是华野七纵(25军)的嫡传部队。

话题:



0

推荐

蔡晓鹏

蔡晓鹏

45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全联农产商会会员,北京金百瑞集团董事长。

文章